武林中文网 > 宦海风流 > 第七章 驿站风雨

第七章 驿站风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

武林中文网 www.50zww.cc,最快更新宦海风流最新章节!

    自试探性地打击李实后丁晋的行事更加谨慎好在他的工作地点主要在古陶驿三五日才回县署参加一次“政府会议”开会时话语也不多除了本职工作外其他事情很少言尤其是涉及到“争权夺利”的一些临时性工作摊派比如下乡催缴田赋审理流动户口、整顿市集商铺等总是谦逊地主动让给其他人不仅让李实很难有抓握他把柄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包括县丞王谦、法曹郑元伯户曹刘公才等人的好感。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平遥县署的众官僚平日看似一团和气其实相互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矛盾丁晋隐隐看出来这是县令李翱“有意“造成的局面通过权责的巧妙分配制衡让众人既“心甘情愿”地团结在他的领导下彼此间又无法抱成团结成利益小圈子。

    丁晋对李翱很佩服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学习的人虽然接触时间还不算长但从此人身上已经学到很多同时李翱的种种作为既让他折服又有些越来越看不透此人的感觉。

    故意分化属下便于控制也许不清楚的外人会认为李翱热衷权利善用权术但是他又是个“无事情”官大小政事包括很多油水丰厚权责深重的几乎都委托给了下属自己当个悠闲的“荣誉长官”每日无所事事;再者按着此人的心计、手腕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当了二十多年的县令一直得不到升迁是他不欲为还是另有苦衷?

    疑虑重重下丁晋觉得对这个人自己远还没有参透于是既不敢冒然显示亲近又不疏远冷淡静观其行事作为像对待李实一样耐心地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手。

    驿站的工作继续在枯燥无聊中进行着南来北往的“贵客”在这处驿站临时停脚、休息吃宴欢酒送别丁晋总是保持着温和谦逊的笑容不管面对的是“卑贱”的役差还是尊贵的朝廷大员他的温文尔雅谈吐开阔给这些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日古陶驿接待了一位“正八品下”的朝廷命官但是此人却不能以普通小官吏的身份对待他是朝廷派遣下来“督察”地方的监察御史身负纠察百官之责身份当然要尊贵得多。

    丁晋等人不敢怠慢马上安排他进了驿舍唯一的一间上厅歇息然后谨备菜宴水酒好生招待着御史大人。

    这位御史名叫李稹要说这全天下姓李的吧在百家姓中也称得上数一数二的“人多势众”了。考究族谱大约都来自“陇西二李”两大世族不过因为“上位者”的某些忌讳除了那些前唐王室子弟无法更换身份外李姓人物都自称自己是赵郡李氏而并非那个开创大唐盛世的“李族”但让丁晋惊异的是这个李稹却毫不在乎且甚至有些骄傲地称自己为前唐宗室子弟。

    武周当权百年虽然出于收拢人心的考虑并没有对唐王室后裔太过苛刻但朝廷官员的选用提拔肯定有此方面的避讳而李稹身在仕途却毫不顾忌此人骄傲可见一斑。

    只有年轻人才会拥有无所顾忌的骄傲李稹确实很年轻此人少年时便高中进士接着历任尚书省吏、工兵三部令史后迁为兵部从七品都事几个月前又被加为“监察御史”衔(同品级的官员监察御史身份、权利要高得多)领皇命督察“振威军”十三个折冲府正是仕途得意年少轻狂之时于是先前丁晋陪其喝酒时便傲慢得很眼睛都几乎翻到了额头上。

    及至后来闲聊时听得这不起眼的九品主簿竟然是宰相窦刚的堂弟“礼部侍郎”窦昭大人嘉许的门生又和“开国郡公”韩家的长公子韩泰引为知交于是冷冰冰的脸上马上多了几分热情亲热地和丁晋结交起来由此可看出李稹这个人并不是一味的愚蠢骄傲在骄傲的外表下更藏着“圆滑”的心思。

    且不提聊得开心的丁、李两人把酒言欢再说这古陶驿中接待贵客居住的几间厅房是按照规模和装饰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档次的然后再按照档次不同以接待不同品阶的公务人员。

    李稹是监察御史按照规矩享有了唯一的一间上厅没想到这一日很巧在夜里李稹已经回房休息后一队宦官也来到古陶驿下榻为者是奉命出使的“内给事”龙世恩。龙太监一进来当然要到上厅去住。

    值班的站吏只好报说:上厅已有人了。御史与“中使”(负责出使的太监)都是经常在驿站中落脚的官员朝廷对此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御史”到馆驿已于上厅住下有“中使”后到则就别厅:而如有“中使”先到上厅“御史”后来亦就别厅休息也就是“先到先得”的原则。值班的小吏心想虽然内给事大人官品要比监察御史大人高好几级但有这个旧例在倒也好安排。

    没想到龙世恩却不答应一听不过是个监察御史李稹更是傲气:“叫他换到别处去上厅本使要住。”

    要说这个龙太监本性就是盛气凌人之辈不过以前在念宗皇帝的铁腕下他并不敢有所放肆现在先帝死了小皇帝继位“主少臣威”权利不可避免地要落在几位顾命大臣手上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头长见识短的皇太后终于想起了“最可靠的还是身边人”这句老话于是轮到太监们得意的机会终于来临了这不龙太监便是受了“谕旨”出使刚刚归化天朝的番族颁授赏赐途经沿途州县皆须以三品大员的仪式迎接之。

    有着这份依仗龙世恩格外猖狂站吏一看不是路不敢违抗只得前去请李稹移驾。不过这人还算机灵暗地派人通知正巡视仓库的丁晋和杨守赶来。

    李稹这时已更衣毕正欲就寝一听这话火冒三丈一个太监阉人竟要本官相让传出去恐怕被人笑死于是隔着房门对站吏训道:“本官先到断无让厅之理让那龙中使另觅地方休息。”

    站吏无奈回报龙世恩龙太监大怒对手下人道:“跟我进去今天倒要看看什么人敢如此托大!”

    他因是出使外族朝廷特派了数十名精干的侍卫陪护端的是人强马壮众人齐一声喊随着龙世恩就往里走。

    龙世恩手提马鞭走到门口一脚踢开户门指着李稹破口大骂同时甩手就是一鞭正中目瞪口呆的李稹面颊。

    李稹哪料得对方竟敢如此无礼吓得连鞋子都来不及穿拔腿就往后厅跑。龙世恩犹自不肯放追上去用鞭子乱挥。

    李稹的马早已被龙世恩的人牵走两个侍从也被龙太监的人绑了起来无法救援李稹是进退不得只好在驿站中四处避让。龙世恩打得兴起又故意大声吆喝要呼令手下人去找弓箭只吓得李稹魂飞魄散差点尿了裤子。

    急急赶回的丁晋来到时便看到这幅滑稽胡闹的场面:一个素来被官员们看不起的“阉人”竟大胆地鞭打朝廷御史说句实话他心中隐感怒在丁晋这类正统出身的文官心中对太监向来是鄙视不屑的即便这些人是陪侍在君主身边的亲信心腹文官们也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丁晋还是强忍住了怒意今时不同往日他虽然在远离中枢的偏僻州县任职小吏可一种犹如与生俱来的政治敏感力让他隐约觉察出了生在朝廷中的“暗波涌动”。

    这种波动正通过种种“蛛丝马迹”越来越明显强烈地表现出来比如朝廷派往各地的御史、督察钦差访问使等官员的数量在短短一月中激增而同时一向深处大内皇宫的黄衣宦官们也以种种明目担任“中使”驰往各处。

    这种种反常的现象只有深处交通驿道的丁晋等类官员才能模糊觉察到而其中绝大部分人或许最终也无法由此联想到什么东西这就是各人政治天赋的不同。

    存着这份顾虑丁晋采取了温和的办法化解龙世恩和李稹两人的争执。同样的一句话在两个人嘴里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可能大不相同丁晋先是又说好话又拍马屁安抚住了盛怒的龙太监好酒好菜伺候上随从众人;然后又私下和李稹“谈判”用一种完全为着对方着想的语气和诚恳态度打动了原本就已经“胆战心惊”的李御史让他心悦诚服地听从了自己的劝告大丈夫能屈能伸暂且不和对方计较心甘情愿地让出了上厅。

    龙世恩见刚才还“鸭子嘴硬”的李稹干脆地让出了房子不仅对眼前这个会办事的小驿官多了几分注意出言让其相陪喝酒。

    宴席上丁晋言谈得体举止温文劝酒的诙谐辞令更是拿捏的恰当好处和一路上见过的那些或粗鲁或愚钝或木纳的驿官实在不可同日而语“龙内给事”很是喜欢平日不善饮酒也不免多喝了几杯。

    不过让龙世恩暗呼可惜的是这个年轻人恭敬但不失自信的态度固然让他欣喜但又些遗憾丁晋的从容气度他只在朝堂几位大佬身上见过而这样风骨的人肯定不可能像那些“趋炎附势”的软骨头好收服而他只能在古陶驿停留一夜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丁晋身上只好打消了出言试探收纳的念头。

    龙世恩的这番心思也暴露出来他此次“出使”的真实目的如丁晋所预感的那般此时的大周中枢确实出现了异常危险的政治漩涡而在暗流涌动的漩涡中一场惊天动地的惨烈争斗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爆而罪魁祸说起来却是个老熟人—“尚书左仆射”高爽。

    造成这次政治漩涡的内部原因就是上次的“丧礼”之争一场意气之争致使“表面和睦”的顾命七大臣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裂缝而这便给了有心之人以可趁之机。

    话说先帝驾崩幼帝继位不过十岁这便造成了一个矛盾:如要保持皇位避免有心人窥视神器不可避免要倚重七位顾命大臣;而要依靠他们主持国家大事时间一长君主权利也必然会旁落如要收回便很困难这无关这七人忠不忠诚愿不愿意的因素而是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允许他们如此行事。

    如果七位大臣同心协力互相之间没有矛盾即便代表皇家势力的某些人想趁机行些意图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大周和大唐的行政制度差不多:君主的身份虽至高无上但权利受臣下制约并不能为所欲为幼帝在正式亲政前国家大事只能依赖大臣办理。

    可坏就坏在七人刚刚接手重任并生了“丧仪之争”不仅高爽和窦刚闹得不开心其余几人坐山观虎斗的“良苦”用心也同时暴露在窦、高二人眼中于是互相之间便多了提防戒备哪还能再和平共处一致对外?

    恰恰此时颇有心机的皇太后在幼帝的两位老师“苦劝”下产生了“收回”权利的欲望而主张这种收权行为的偏偏还有几位朝中老臣他们的代表便是“吏部尚书”王博。

    也不知这个一向以“谨慎”为政治原则的王博大人是如何想的可能是没有摊上“顾命”的荣誉而心怀失落也可能是谨慎一身临到年老了想行险一搏反正他是竭力鼓动皇太后采取措施及早收回皇权并压制七大臣日益壮大的势力。

    但是实际上除了王博几个暗地表明支持的大臣外皇太后手上并没有多少和顾命大臣们对抗的筹码“太后”的名号除了尊荣外在她反倒是一种拖累因为自从大周神圣皇帝武则天称帝将唐朝改姓“武周”以后朝野上下对女人干预政治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任何“女人干政”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那么最后信任重用宦官通过他们的势力来延伸君主的统治力度在皇太后一派来说也就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顾命大臣”占了公义只要他们的行为没有严重违反制度他们就拥有天下大部分人的拥戴“辅助幼帝行国家事”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连王博都承认重用宦官绝对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此有先例:先帝当年重用宦官派往各军充任监军结果造成“旗节军”叛乱大变使岭南一带遭遇了巨大兵祸创伤虽然先帝痛悔下罢免了监军制度但没过几年又犯了老毛病开始重用太监直接让“内侍省”的太监们掌管内库和宫城防御兵权。

    不过在王博和太后眼中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宦官当权的巨大危害虽然觉得此为无可奈何之举却也自信些许家奴以后即便娇纵也可轻易收拾得了。

    再加上太监中不乏能干得力之才于是在经过一番精心的安排后这些宦官以广布天恩、宣扬皇家教化、寻找乡野隐士等等的名义向天下百州出使名为“采访使”。其实真正意图却是培植“亲帝派”地方官员巩固皇权基础同时防止七大臣势力向地方膨胀扩散。

    这其中的种种干系丁晋现在自然是毫不知悉他只是通过一些敏锐的观察嗅出了些内在的东西这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或者说是直觉让他下意识地采取正确的办法去应对局面。

    当然此时身处偏僻的丁晋还尚用不到这种宝贵的其实是由“丁云”官场经验、历史知识凝聚成的“直觉”但是总有一日他会觉到这种“感觉”的宝贵性质并挖掘它的潜力达到自己在政治上“趋利避害”的目的。

    陪完龙太监酒足饭饱丁晋拖着疲惫的身体并没有休息而是等到宦官一行睡下后又悄悄去寻了搬到偏厅去的李稹。

    李稹还没有入睡龙世恩的一顿鞭打几乎将他年轻骄傲的心撕成粉碎年少得志却受此惨重侮辱试问他如何能安心睡下?

    丁晋有些愧疚先前连哄带劝地让他搬离“上厅”虽然有为其着想的打算但也不能否认大部分因素是自己不想得罪宦官为了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只能委屈李稹了。

    李稹显得萎靡不振这一顿鞭打不仅是打掉了他的骄傲更似乎打掉了他的自信丁晋试着劝慰了他几句李稹回话有气无力说不了几个字就喉头哽咽几乎要痛哭出声。

    丁晋无奈只得搜肠刮肚地寻些曾经听闻过的生在别人身上的屈辱事来说成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开导说我辈男儿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屈辱眼光要放远一些看看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并又举了顾命七大臣之一——当朝“兵部尚书”加“同平章事”武宗元的例子:念宗帝的时候武宗元出任西川“权观察使”一次宴席上军人出身的西川从事(州府佐官)杨嗣喝得大醉强逼武宗元用大酒杯喝酒。武宗元不喝杨嗣就把酒浇在他身上并声称我用酒来给你洗澡。在座众人大惊而武宗元却一动不动任他浇完了酒才缓缓地站起来淡淡一笑回房换了一身衣服又参加酒会终不让宴会不欢而散。

    武宗元心胸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便是形容其恢宏气度不管是他的朋友还是政敌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说此人坏话也是依靠这份过人的雅量和心胸以文官之身多次出外任道观察使和军镇都督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念宗死后升任兵部尚书加“平章事”衔(意为可以行宰相权责大致算是副宰相)。

    丁晋以武宗元的事迹劝慰李稹果然起了效果他说这话其实就是暗捧李稹气度深厚能容忍将来必可像武宗元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这样既不腻味又恰当好处的“奉承话”谁不爱听?

    李稹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再想想先前和宦官的争执不禁觉得确实不值如果不是丁晋出言劝和今日必会被对方打成猪头即便来日报仇雪恨传出去也便成了一段供人消遣的笑话以后就算有武宗元的际遇也没面目当什么宰相了。

    存着这样的心思又在最无助彷徨的时候得丁晋劝慰人说“锦上添花”固然好却远不及“雪中送炭”诚是道理不说其他起码李稹此时的心中便觉得暖暖的和丁晋言语交谈语气中也再没有丝毫倨傲的意味。

    丁晋陪着“很受伤”的李稹聊了大半夜快五更的时候才疲倦地离开到了此时他的目的基本达到李稹已经很真诚地把他引为朋友再者因住宿争执引的怨气也消了大半。

    丁晋是个负责任的“管理者”虽然志向远大但并不好高骛远干什么工作就得做好什么既然是生在管辖之地的“争执”就得尽全力化解由此产生的哪怕再小的不良影响丁晋不希望有一天听到在他丁晋负责的地方因为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任何一方的怨恼和责怪。

    至于对李稹的重视欲和他结交大半心思倒不是为了自己原因是先前和其相谈中丁晋曾听得李稹担任过兵部一司的官员而且任职的时间还不短足足待了两年对兵部的人事环境及一些摆不到台面的“潜规则”算是非常熟悉。

    由此丁晋想到了正在兵部“职方司”中担任小官吏的韩泰韩仲宣韩泰刚至兵部算是个新人菜鸟虽然有家族照应但通过自己眼前的情形也能联想到他肯定会遭遇一些困难麻烦如果有一位熟人照顾甚至指点必能少走不少弯路即便帮不上忙这个李稹性格不失圆滑让韩泰多认识一个官场朋友终归没有坏处所以丁晋倾力结纳李稹热情之下很快成为朋友。

    丁晋对朋友的一番苦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而这份品质从某方面来说便是官场仕途中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情义”这种东西有时可以轻易拖累得你家毁人亡有些时候也会助你平步青云。

    自离开长安后丁晋和韩泰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他刚来平遥县不久便接到了韩泰的信件信中开头几句便是不能免俗地嘘寒问暖然后才是正文说裴居道终于结束了在长安的应酬宴会起程去往“山南东道”观察使府任幕僚职走的时候再三叮嘱韩泰转告丁晋:让他在任上好好干事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都不要灰心丧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丁晋念念不忘的元秀在韩泰探望了他并把丁晋留下的钱给他后便消失不见韩泰在信中直抱怨说这小子已经完全堕落根本无法挽救了;

    信中也简单地提到了其他几名朋友比如许昼照样花天酒留恋青楼胭脂;仲隘斋在弘文馆做了几天见习校书郎外放了关内道秋山县丞积攒资历去了;而同榜的状元陶翼进入了集贤殿书院特授“侍读学士”陪伴小皇帝读书是个让人嫉妒羡慕的美差。

    丁晋也曾给韩泰去了封信当时正值刚刚接手工作无比郁闷之时言语中却不敢露出丝毫悲观语气免得朋友为自己担心只将工作情况一笔带过挑些当地有趣的民俗风情说于他听。

    但韩泰异常敏感还是察觉出了丁晋的不对劲急忙来信询问是否是工作不顺利丁晋再三解释才让他相信自己在平遥任上过得“春风得意”、“乐不思蜀”这番缘故也让丁晋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任所上尽快打开局面做出成绩免得碌碌多日后依然无所作为来日被朋友轻视。

    书归正题第二日龙世恩一行早早便打起了行程走的时候丁晋特意挑选了几份精致的当地特产赠给龙太监其余随行众人更是塞了满满当当的吃食。龙世恩带着半是欣赏半是惋惜的神情叹口气拍拍丁晋的肩膀什么话也没说便上马离去。

    宦官们启程的时候没怎么睡着的李稹已醒了却是假装熟睡羞于出去被人嘲笑等到龙太监一离开他便赶紧穿衣起身按照行程今日他必须到达离开古陶驿一百多里远的下个城市履行公务所以时间万万耽搁不得。

    李稹走得也很匆忙不过早已安排妥当的丁晋还是为其准备了丰盛的饭食。

    吃罢早饭在丁晋依依不舍的珍重声中李稹留恋挥手上马启程其侍从的包裹中多了两封丁晋委托他携带的书信:一封给韩泰一封给座主窦昭问安。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1t;ahref/sho?B>友情推荐《世外飞仙》&1t;/a>

本站推荐: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神医凰后凤囚凰坑爹儿子鬼医娘亲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武神至尊狙击天才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生于1984茅山术之捉鬼高手

宦海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武林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天堂发言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堂发言人并收藏宦海风流最新章节